司马家族篡位时有多阴狠,为何却难逃全族被灭悲惨下场?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生于 死于耻辱的例子 司马家族篡位时有多阴狠,为何却难逃全族被灭悲惨下场?

司马家族篡位时有多阴狠,为何却难逃全族被灭悲惨下场?

2024-07-13 14:1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魏武为丞相,又辟为文学掾,敕行者曰:“若复盘桓,便收之”,惧而就职。---《晋书》

在开始为曹操效力之后,司马懿相当勤于职守,毕竟曹老板可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,他不得不想方设法的积极表现,饶是如此,还是被曹操猜忌。

之所以被猜忌,是因为曹操某次无意间看到司马懿有“狼顾之相”。

所谓狼顾之相,说得简单点,就是一个人在走路时,如果背后有人叫他,寻常人都会连身子和脑袋一块向后转回应,但司马懿却不一样,他是“面正向后而身不动”。

历史上还有个人同样如此,这个人叫做刘邦。

鉴于此,曹操就开始在心里犯嘀咕,也因此颇有些厌恶司马懿,但当时司马懿和太子曹丕关系极好,在曹丕的维护下,司马懿算是躲过了这场灾祸,自此更加尽心尽力的为曹家效力。

在此之后,司马懿表现得十分谦卑,也十分的低调,除了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外,还时常不遗余力地劝说曹操登基称帝,而他的官位,也随着曹操的日渐信任越做越高。

公元220年,曹操去世,司马懿负责管理所有丧葬诸事,并且亲自带着曹操的棺椁回到邺城,这一趟邺城之旅,无形中增加了司马懿在朝中的地位,加上他本来就和太子曹丕十分亲近,因此,在曹丕登基后,司马懿顺其自然地就被封为河津亭侯,并转丞相长史。

曹丕在位期间,司马懿对于曹丕来说,就与萧何对于刘邦是一样,曹丕是无条件地信任他,重用他,并且,在曹丕临终前,拉着太子曹叡的手,千叮咛万嘱咐,交代曹叡一定不要怀疑司马懿,必须要重用他。

就这样,司马懿成了托孤重臣,而在曹叡登基后,司马懿更是被加封为舞阳侯。

而曹叡对司马懿,那更是没话说,各种权力纷纷下放,让司马懿成为了重臣中的重臣,当然,司马懿在此期间确实也颇为尽心,亲自主动的“五丈原之战”,又带兵平定辽东的公孙渊,确实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。

因此,在曹叡驾崩前,司马懿又一次担任了托孤大臣这个角色,曹叡交待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务必好好辅佐八岁的太子曹芳,得到司马懿的肯定答复后,曹叡才心满意足的闭上了眼睛。

曹芳继位后,曹爽开始专权跋扈,俨然是曹魏朝廷的一号人物,但同样大权在握司马懿,却在此时越发的低调,甚至对大臣们建议让司马懿的子侄们入朝为官,都被他一一拒绝。

而当曹爽等人把持朝政日益严重的那个阶段,司马懿开始装病,以此为由来拒绝外出,不理朝政,装到连曹爽都被他骗了过去。

实际上,在他被曹爽架空的同时,他还偷偷训练了三千死士,他在等,等一个能一击绝杀的机会。

终于,在公元249年,司马懿等到了好机会,趁着曹爽陪着曹芳前去高平陵机会,司马懿上书郭太后,请求废掉曹爽,之后,经过周密部署安排,司马懿逼的曹爽自请罢官。

此时的司马懿,完全没有了丝毫的卑谦,取而代之的就是阴狠,即使是曹爽自请罢官,司马懿仍不打算放过他,在拿下曹爽的兵权后,当即下令,将曹爽“夷三族”,史称“高平陵之变”。

“诛曹爽之际,支党皆夷及三族,男女无少长,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”---《晋书》

自此,司马懿坐稳了曹魏朝的第一把交椅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权臣,在彻底架空了曹魏朝之后,司马懿将司马家族继续壮大的接力棒,交到了儿子司马师、司马昭手中。

司马师与司马昭两兄弟,将不仁不义发挥到了极致

公元251年,司马懿病逝,在高平陵之变中因功封侯的司马师,被加封为抚军大将军,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。

掌权之后,也是司马师擅权的开始,他利用父亲司马懿留下来的人脉基础,大力开展笼络朝臣的行动,不少在朝中担任要职的大臣,都成为了司马家门下的家臣之一。

并且,他为了笼络天下世子的人心,还拉拢了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阮籍,“二十四孝”其一的王祥等名士,来装点自己的门面,借此来扩张司马家族的影响。

而在司马师的实力日益庞大的同时,魏帝曹芳也逐渐对司马家族不满,萌生了除掉司马师的想法,经过计划,曹芳准备联合令中书令李丰、太常夏侯玄、光禄大夫张缉三人发动灭司马师行动,结果,还没开始,计划就被泄露。

李丰、夏侯玄、张缉三人被司马师处死,并夷其三族,之后,魏帝曹芳也被司马师废掉。

也就是说,当时曹魏基本上是司马师说了算,君王不听话,废除,大臣有异心,处死,总之,司马师已经具备了篡位的基础条件。

只不过,他认为时机还不合适,因此在废掉曹芳之后,司马师决定立一个听话的傀儡,也就是彭城王曹据,但由于郭太后的坚持,最终司马师做出让步,立了高贵乡公曹髦为帝。

当然,即使是曹髦登基,对于司马师的影响也并不大,他继续着专权的日子,并且在此期间,司马师各方面的待遇,甚至超过了当初司马懿,不仅入朝不趋,奏事不名,还可以携剑履上殿,在外假黄钺,就差一个皇上的称号了

如果照这个形式发展下去的话,相信用不了几年,曹魏的江山就会完全落入司马师的手中,司马师也会成为真正的君王。

但在公元255年,司马师意外身死,让他的兄弟司马昭有了隆重登场的机会。

关于司马师之死,史书上记载的是因为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击司马师的营地,而司马师因此事受到的惊吓,虽说当时保住了性命,但因为原本就患有眼疾,惊吓之后,眼珠子都掉了出来,所以在不久后,活活的被疼死了。

而在他死了之后,一直和他亦步亦趋的兄弟司马昭,成为了司马家族的第一号人物,

对于司马昭,用一句很多人都十分熟悉的话就能概括,那就是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,意思就是说,司马昭的不臣之心,连大街上走路的人都能看出来。

之所有司马昭有这个名声,自然是和他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。

先是在司马师去世后,魏帝曹髦原本想借此机会,削弱司马家族的势力,因此特意下旨,命司马昭驻守许昌,不得返回洛阳,但司马昭对此不仅不听,还带着大军回到了洛阳。

这满满的威胁意味,曹髦不是不明白,不得已之下,只能将司马昭任命为大将军,令其辅佐朝政,就这样,军政大权又一次落入了司马家族手中。

到了公元260年前后,司马昭又被赐九锡,封晋公,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,但他并没有满足,在不久后,干出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。

当时,曹髦对于司马昭专权十分担忧,害怕重蹈之前曹魏君主的覆辙,因此就准备废黜司马昭。

为了先发制人,曹髦决定亲自带人讨伐,但消息还是被走漏,司马昭这边戒备森严,当曹髦冲到司马昭的府邸时,司马昭的门客成济趁乱将曹髦杀死。

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司马家族开创了权臣弑君的历史先河,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中,纵然有权臣篡位的情况发生,但始终没有杀害君主的案例,而曹髦之死虽说不是司马昭亲自动的手,但成济出自他的门下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
自此,所谓君君臣臣的儒家纲领,被司马家族破坏得干干净净,司马之罪,罪莫大焉。

而在事后,司马昭的反应更是让人鄙视,他将所有罪责推到了成济身上,自己则置身事外,以至于成济光着身子在房顶上大骂司马昭,最终被司马昭下令乱箭射死。

“成济兄弟不即伏罪,袒而升屋,丑言悖慢,自下射之,乃殪。”---《魏氏春秋》

所谓不仁,是把持朝政,扰乱纲常,致使君臣颠倒;所谓不义,是公然弑君,恶及后世,实乃乱臣贼子。

西晋与东晋的司马家族,是造成华夏百年黑暗的罪魁祸首

通过司马昭的不断“努力”,曹魏基本上成了司马家的产业,最终,司马懿的孙子,司马昭的儿子继承了祖父、大伯以及父亲的遗志,建立了西晋。

可以说,西晋的建立,完全是谋夺了曹魏的果实,并且,司马家族靠的不是开疆拓土之功,而是从头至尾的阴谋诡计。

从司马懿的隐忍与夺权,到司马师的把持朝政,他们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着身为臣子的底线,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无可厚非,但司马昭的公然弑君,则将司马家族推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。

当然,弑君罪过确实不小,但若是司马家族的继任者,能出几个明君,并立功于天下的话,也能将这些恶名掩盖一部分,但只可惜,司马家族几乎没有这样的人物出现。

先说司马炎,在他称帝后,起初还算是不错,厉行节俭,推行法治,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,后世还将这段时间称为“太康之治”。

但在之后,司马炎就像换了一个人,开始骄奢淫逸起来,朝政也不管了,只醉心享受,而他干得最令人诟病的一件事,就是分封诸王。

司马炎的本意,是通过封王,让司马家族的人驻守一方,从而巩固皇权,但诸王们却在他死后,势力越来越大,俨然成为了国中之国,这就为日后的动荡埋下了隐患。

接任司马炎的,是他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,也就是史上有名的“白痴帝王”,他的那句“何不食肉糜”更是让他“名垂千古”,能说出这种话的人,自身有多少政务能力,也就不言而喻。

而有名的“八王之乱”,也是在司马衷在位时开始的。

从公元291年,皇后贾南风先后迫害皇太后、皇太子开始,到公元300年,赵王司马伦篡权成功,再到公元307年河间王司马颙被南阳王司马模杀死,十几年的时间里,西晋的司马家族都是处在你杀我,我杀你的“游戏”当中,一群人杀的是不亦乐乎。

八王之乱让司马家死了不少人这还不算什么,最重要的是,把天下搅得乱七八糟,除了因战乱产生了无数流民之外,还让匈奴、羌、羯、氐以及鲜卑等族趁虚而入,形成了一个个割据政权。

而这些,促成了日后的五胡十六国时代。

想当初,曹操率军出塞,将那乌桓打的跪地求饶,让中原王朝扬威塞北,却不曾想,仅仅几十年后,天下就被司马家糟蹋成了遍地是蛮夷戎狄横行的模样。

而始作俑者,在丢了大半个疆域之后,除了被石勒大肆屠杀几十个后,剩余的一帮人躲到了江南,在这里建立了东晋,继续酒池肉林、醉生梦死。

东晋就更不必说了,各种动乱从来就没消停过,朝中有能力的大臣纷纷被排挤走,占据高位的大多都是一些尸位素餐的人,这样的王朝,灭亡只是早晚的事。

与此同时,中原大地的百姓们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,各种人间惨剧每天都在上演,而如同炼狱一般的日子,整整持续了一百多年。

东晋时,曾出现过一个难得的明君,这个人就是晋明帝司马绍,他在某次听大臣详细讲解了先人司马懿父子所干出来的事情后,羞愧的趴在床上,长叹道“如果是真的,那么这样的晋朝,怎么会长久?”

只可惜,司马绍二十七岁时就英年早逝,而东晋也正如他所言,在几十年后,东晋灭亡,司马家族之人被刘裕再次一一诛杀,最终灭了司马家全族。

所以说,司马家族最终走向全族被灭的凄惨下场,完全是自找的,当初司马懿父子靠着阴谋诡计和违背伦理的方式夺了曹魏的权,这就意味着他们开了一个坏头,同时,晋朝的皇帝不靠谱的居多,不仅引发了八王之乱,并且始终不走正道,以至于西晋和东晋先后被灭,家族成员也被诛杀,生于不义的司马家,落了个如此耻辱的结局,也是必然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